屈原,生于何年何月何日?这是一个人们讨论了上千年的问题。屈原在《离骚》中开门见山地交待了自己的生辰:“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话也是我们现在推算屈原生辰唯一的依据,告诉我们屈原生于庚寅日。这两句话里有摄提、孟陬、庚寅三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这三个让我们感到陌生的词汇,涉及古代天文、历法、文字训诂、神话和诗歌美学的复杂内容,里面蕴藏着说不尽的秘密。在这里,我们来找一找其中的两个秘密。
一、庚寅日:岁星里的秘密
摄提、孟陬、庚寅三个词来源于先秦时期的一种历法---岁星纪年。岁星纪年就是藏在庚寅日里的第一个秘密。
我国古代将木星称为岁星。在岁星纪年的体系里,古人认为太阳围绕地球公转,把想象中的太阳公转轨道称为黄道。又把黄道面由西向东等分十二段,叫做十二宫,或十二次。十二宫又与十二地支相对应。黄道附近的恒星被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把十二宫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又与地上的州、国相对应,就形成了分野。这一系列内容综合在一起可以整理成下表:
有了这套天地对应的天文、历法体系,再根据岁星的运行周期和位置,就可以推算历史年代。这套体系不仅仅应用于天文领域,在我国古代的地理学、行政区划、谶纬占卜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摄提是我国古代岁星纪年术语。岁星在寅被称为摄提。“贞”的意思是指向。因此屈原是出生在寅年。孟陬是指夏历正月,即寅月。庚寅就是庚寅日。也就是说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但是,屈原出生在哪一个寅年呢?
岁星纪年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岁星绕黄道面一周的时间是11.年。但是,人们为了纪年方便,就把这个时间记为12年。因此,每经过八十六年多一点时,就会比实际年份多出一年。这一现象被称为岁星超辰。岁星超辰造成了纪念的误差,也给屈原生辰的推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不同学者推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果。现阶段,认可度较高的说法有以下三个:
郭沫若: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年)夏历正月初七
浦江清:楚威王元年(公元前年)夏历正月十四
胡念贻:楚宣王十七年(公元前年)夏历正月二十三
其中,又以胡念贻先生的观点得到了更多的认同。依据庚寅日和岁星纪年推算出屈原的生辰,这就是庚寅日中岁星之谜的谜底。
二、庚寅日:《离骚》里的秘密
离骚(节选)
(黑体字是原文后面是译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高阳皇帝的后裔,
朕皇考曰伯庸。我的远祖名叫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岁星在寅那一年的寅月,
惟庚寅吾以降。庚寅日那一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先父观我出生之日不凡,
肇锡余以嘉名:赐予我美好的名字:
名余曰正则兮,为我取名为正则,
字余曰灵均。为我表字为灵均。
上面的八句话是《离骚》的开篇,屈原自述了祖先、生辰、赐名。这其中蕴藏着更多的秘密。
这八句话是《离骚》全篇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说理、情感线索的基础。作者自述出身高贵,生辰吉善,生而不凡,目的在于塑造一个高洁伟岸的主人公形象。出自高阳皇帝一脉,注定是不同于凡夫俗子。强调主人公出生于庚寅日,也是作者别具匠心的体现。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火正重黎是在庚寅日被诛杀,帝喾又以其弟吴回为火正,享有为祝融的称号。这一过程是楚人先祖新生的一个传说。《离骚》开篇就突出庚寅日,实质上是屈原为了凸显自己生而不凡,对于楚国来说是一个象征着新生的重要人物。
如此高贵的出身,如此重要的人物,他的姓名自然也是件大事。于是,这个孩子被带到了祖庙里,进行了一番占卜后求得名字。名字中包含天地的法则,预示着终将有不平凡的一生。这样一个具有高贵的出身,特殊的生辰,不凡的名字的人物,他的一生注定要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本该成就大业的人,在后文中的叙述中却屡遭挫折,几经彷徨。这样一来,将作者自身的失落与痛苦表现得更加生动具体,使人物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和真实,同时更能够打动读者。
在后文中,香草美人对现实的美好期待,主人公对明君贤臣的敬仰,主人公对于天帝、下女、神山的求索,全都落空了。叙述时都是采用了类似于开篇这样的形式,先构建一个场景来交待人物心境,逐步展开叙述,最终呈现的结果与理想有巨大的反差。作者在现实中一次次受到打击,又一次次满怀希望的去努力奋争,得到的是一次次失败。这样的表现手法,既能够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坎坷经历和波澜起伏的心理过程,又能够不断给读者以阅读的期待和想象,巧妙地将读者带入到诗歌的场景和精神世界中去。这样的表现手法正是屈原文学艺术的高妙之处。
这就是《离骚》中庚寅日的秘密,是屈原个人品格、政治理想、求索精神的艺术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