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深刻在脑海里的书名,你读过吗

《史记》,再熟悉不过的书名,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它真的只是个书名,我也一样,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除了书名,大家可能还知道作者是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世家、表等,当然还有鲁迅先生那句至高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大概是绝大部分人对《史记》的印象了,至于书中具体讲了哪些事、哪些人,也不在大家的了解范围内。

为什么我会突然读《史记》呢?因为在家里仅有的几本书中,这本是唯一没有翻开读过的。家里的这本《史记》从哪来?准确地说,是《史记本纪》。这是我13岁时,用旧书加5块钱在书店换来的。当时觉得这书高大上,换一本很值。但一个13岁的孩子,哪会真的对枯燥的文言文感兴趣呢?自此这本书就被放在角落里积灰了。

打开这本书,第一篇是《秦始皇本纪》,包括了原文和译文,先读原文再看译文。在阅读之初,我发现原文中有不少不认得的字,这些字眼熟但真不会读,总不能糊弄自己,没办法,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加拼音加深印象,如麃(biao一声)、龁(he二声)等,大部分与人名、地名有关。

文言文阅读要理解其意,开篇介绍秦始皇的部分比较简单,自己对这段历史也算了解一点,并没有感觉到难。到了第二篇,文章的难度蹭蹭上涨,且大部分说到征战,不看译文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我读起来还是相当耗时费劲的。需要逐字逐句读,反复读,进度也是很缓慢。当然,读这本书不能一蹴而就,每天花一点时间阅读一段,也可能是两三天阅读一段,不仅仅是读顺,还要培养一丢丢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想坚持读一段时间,或者到读完这本书,自己的进步也是看得见的。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人缺乏了对文字的耐心。一篇文章,大多是囫囵吞枣地看过,至于细节处的描写总是下意识忽略。而像《史记》这样的史书,在对中国古代历史长河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走马观花式的读法是不会有收获的,也是坚持不下去的。所以说,《史记》的阅读贵在坚持,贵在细读细看细品,这样读完以后才能真正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

很多像《史记》一样熟悉的书名,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来浅浅的印记,但真正读过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在那些熟悉的书名中找一本来读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