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上过36000堂课,有

刘云涛 http://www.csjkc.com/zjtd/421.html
你现在几岁了?你听过一堂终身难忘的课吗?作为一个有24年教学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按照每周12节语文课计算,我已经累计上课节,可是说实话,没有哪节课让我自己特别满意,引以为荣。局长易当,好课难为。想上好一堂自己满意的课,从老师自身角度来并不容易。教育是人人都懂,又人人都不懂。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极高,从自身知识素养,到教学效果,都希望完美。可是,现代考试制度下的老师也是疲于奔命,要命的升学率,各种考核,职称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希望能上出自己非常满意的课。然而,24年来,竟然没有一堂课是真正让自己满意的,原因何在?40分钟的一堂课,其实是很复杂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专业知识等多面融合。我觉得语文课本来就是文化课程,所学习的都是和文化有关的知识,可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把文化知识沦为资料性、记忆性、常识性的背诵输出。以例为证:讲到屈原的《离骚》节选,一共24小句,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屈原的资料,24小句书上都有注解,学生自行学习完全可以疏通文本。而老师要做的是什么呢?我想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深入了解屈原这个人,然后把屈原放在战国那个大背景下探讨屈原的生死观,再由生死观的探讨来深入挖掘屈原到底是否是爱国诗人?爱国诗人评价的大概标准。大部分老师都在疏通文本和背诵上花了上课时间的四分之三,其余5个问题只用了课时的四分之一,恰恰是本末严重倒置。长此以往,学生就成了记忆工具,除了识记简单知识点外,理解分析的能力越来越差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常态,而考试,却是80%都在考能力。那么,我们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教学生呢?其实原因多多,例如时间限制,生源质量,疲惫心理等。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自身的能力不够。比如这篇《离骚》,全诗句,字,是最长的抒情诗。我在大学里学过前面句,是能流利背诵的那种,现在教给学生24句,应该说没有太大问题。可是要想教的好,我感觉至少应该通读全诗,而通读时里面需要解决的生字就有多个,这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通读后,还需要看诗歌大意,至少需要看几个名家的翻译,我认为余秋雨先生的翻译很有意思,值得反复揣摩体味。理解了大意后,我们可以更了解屈原本人,到这里,已经提升了我们对屈原的认识。接着做把屈原放在战国那个大背景下探讨屈原的生死观的工作。其实98%的人对屈原的死和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都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如何?他的人生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他会遭到排挤?屈原为什么投江?他到怎么爱国的?爱国和我们今天认为的爱国有什么区别?借着屈原,我还想讨论一下大家为什么喜欢为文化贴上政治标签,在诗人前加爱国两字作何理解?其实如果《屈原》这么讲解,久而久之,分析能力将得以大大提高。可是要想这么讲,需要读的书至少有《离骚研究》《艺术创造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等书籍,而这四本书有关《离骚》和屈原的文字将会花掉我们至少两星期的时间,而两个星期时间,我们从哪里来?挤时间来读它们也是囫囵吞枣,浮躁的快速阅读浮光掠影,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理解来深入讲授给学生。因为以己昏昏,无法使人昭昭。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作为老师,24年的教学生涯也没有一堂自己满意的课是很真实的,也是很无奈的。几天前,俞敏洪说中小学老师,一年都不读书三五本书,而且一辈子都是教那点东西,不断地重复,实际上到最后,变得知识很狭窄。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道理,行业里很多人觉得长期教幼儿园就是幼儿水平,长期教小学就是小学水平,长期教初中就是初中水平,长期教高中就是高中水平。这个整体社会现象需要政策和时间去改变,而我要做的,就是忙碌时,无聊时,假期中,周末里,多多读几本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书籍,多多去做老子、孔子的知音,听熟了屈原司马迁的心声,再把他们讲给我的学生们听,希望他们眼里的屈原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更希望,在上了一堂让自己满意的课后,光荣退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