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四位文豪在艺术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703/14337705.html
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四个人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大家,但正所谓有区别就会有比较,这四个人都创作诗歌,那么在诗歌艺术成就上就应该能有一个高低上下。在这种比较中,应该摒弃其他文体的干扰。比如苏轼的文章非常有名的,但屈原、李白并没有流传下来太多的样本,所以为了公平起见,这一个比较应该在“诗歌”这一个领域里来进行。当然,这个比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抛弃个人对某一作者的喜爱,以客观因素来判断各自的地位,只要有合理的解释,那么就可以作为一种说法。在我看来,这四个人从诗歌的艺术成就上来说,地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屈原、苏轼、陶渊明、李白屈原的诗歌,影响力在四人中是最大的提到屈原,就必然会想到《离骚》、《国殇》、《橘颂》等等楚辞作品,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出现的能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品样式。这一文体由屈原开创,并且他也被誉为中国第一位作家。在此之前的诗歌没有明确的作者,一般认为是采诗人整理、编纂的民歌,但从屈原之后,诗歌开始有了明确的署名。在这一意义上,屈原对诗歌的功绩是巨大的。但如果仅此而已,未免有运气的成分在其中,因为屈原的时代要比三人更早一点。所以还需要考虑对后世的影响。屈原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在了其诗歌创作之中,而三闾大夫行吟泽畔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世所有爱国文人的典范。每逢山河凌乱、社会疲惫之时,文人们都会想起当年那个“沉江”的屈原,也都会开始吟诵其留下的《离骚》等作品。这是屈原的作品对后世产生的极大影响。除了屈原之外,人们最经常想到的大概就是杜甫了,但不会有人在国家罹难之际想到李白的豪放、陶渊明的高洁以及苏轼的豁达。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屈原的粉丝,自身就受到了屈原很大的影响。真正能称得上影响了整部文学史的作家,屈原有一席之地。他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与诗人群体,而是所有文人士大夫共同的信仰。所以,将屈原排在第一位,当无争议。苏轼的词作,为改变“词”这一文体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在苏轼的诗歌中,“词”与“诗”其实是一种东西,李清照也讲苏轼的词其实是“长短句之诗”。这是因为苏轼其实不太懂得音律,词作往往不合腔,所以用写诗的方法来写词。批评他的人诟病其不能合音律,难以演唱,《吹剑录》中就有“关西大汉”演唱的调侃之语。但尊崇他的人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是“词”的另一种写法。从“词”这一文体的要求来看,苏轼的词不合格。但是,如果从文体地位来看,苏词在客观上对“词体”的拔高有很大贡献。“词”这一文体历来是小道,难登大雅,卑微到连清代“文字狱”都不以其作为证据。所以文人写词并不能代表其水平,“词”的格调也不高。但是,苏辛二家的词作却为“词”这一文体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如果能延续下去,足以和“诗”比肩,中国古典文学中很有可能出现“诗文”之外的第三种主流文体。可惜的是,这种风格在苏辛之后难以为继。元代诗词名家很少,明代词作多为“淫哇”,清代以横绝著称的阳羡词派笔力不足,陈维崧等人未得苏辛词之精髓。但无论成败,苏轼的词作为“词体”地位提升所作的努力是客观的,不能抹杀。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苏轼当排在第二位。陶渊明的风格,开创了一个流派陶渊明的诗非常著名,大文豪欧阳修曾经有此评语: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陶渊明最大的功绩在于其开创了“田园诗派”,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第一次亮相。曾经有一副对联: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所以,陶渊明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对流派的开创意义上,至于诗歌的质量虽高,但并不是后继无人,这也是将其排在苏轼之后的一个考虑。李白的作品,对理想生活的个人追求李白虽然被称作“诗仙”,但凭借的更多是因为其“俊逸”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后世难以学习,最像的大概要数清代黄景林还稍有继承。从影响力上来说,李白的诗歌彰显的更多是其个人魅力,对整个文坛的后续发展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贡献。毕竟难以模仿,更何谈继续发展?李白就像已经站在了山巅之上,后世无人可以比肩。从作品形式来说,李白的绝句、律诗等不如其古风作品,但其所处的时代却恰恰是律诗盛行的时代。李白从蜀地入世,也许是因为蜀地太过闭塞,所以从这里走出的文人往往其风格都落后一个时代,李白如此,苏轼也如此,这在文学风格上就属于“有古风”。李白的成名也和此有关。当大家都醉心于新诗歌形式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写旧体诗写得极好的人,自然会引起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