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封面新闻记者陈荷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前夕,6月9日下午,成都市文化馆“走近艺术”舞台举办了一场颇有仪式感的端午雅集活动,通过“琴诗会话——端午雅集”,展示语言艺术魅力,传承中华经典传统文化。多位来自成都市各个小学的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10多个节目上台表演,包括朗诵、舞蹈、乐器等。四川电视台“名嘴”海光、徐波、须啸冉作为嘉宾出席。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起,那种爱国主义情怀,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魂脉。屈子曾言,人自清高水自浑,谗言无力回乾坤。纵深汨罗应有恨,何须舟揖捞诗魂?活动由开场节目《离骚》开始,小朋友们穿着校服,感情充沛地朗诵了屈原的经典之作。接着,青羊琴馆馆长张婷婷和海光带来了“琴诗对话”——《橘颂》。清脆悦耳,悠扬委婉的古琴声搭配抑扬顿挫,波澜起伏的朗诵声,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接着,舞台成了孩子们的“主场”,来自成都市内各个小学的小朋友们轮番上场,表演了《青春中国》、《黄河颂》、《勤学》、《永恒的端日》、《少年中国说》等节目。尽管有的小朋友发音不够准确,咬字不够清晰,但他们的情感足够真实,当他们用稚嫩的声音把自己心中的声音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华西都市报小主持经典诵读班的五个孩子穿着整齐划一的汉服上场,青绿色搭配白色,看上去活泼又不失端庄大方。他们表演的节目是蕴含着治学做人深刻道理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声情并茂的朗诵体现了小朋友们的功力,这也与他们平日里坚持不懈的练习分不开。“参加端午雅集活动,见到了很多小朋友,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要向他学习!”一位五年级的小朋友小李告诉记者。“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之前,端午节其实是祛病防疫的节日。而这个日子怎么成为祭奠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呢?因为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传下去,那就是爱国精神。屈原出生贵族,心怀楚国,然而却屡遭排挤,甚至顷襄王听信谗言后流放了屈原,而屈原那种爱国情怀依然不灭。屈原这样不屈的爱国精神流传至今,传至华夏各地。我们在端午节前夕用朗诵这样的方式来祭奠屈原,实则是爱国情怀的传承。”带孩子们过来参加活动的诵读班老师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