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按照梁启超的意思,如果你读不懂楚辞,那作为中国人就等于你浪费了一个资格。《楚辞》居然有这么大的分量,它到底写的什么内容呢?
《楚辞》是我国早期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的内容包罗万象,集合了天神鬼怪、远古历史、狂怪之士、男女情感等各种题材。在浪漫主义文学中,如果没有《楚辞》,就不会有后来的李白了。不单是李白,可以说中国文坛的巨匠们,大都受到了《楚辞》的影响,曹植、陶渊明、杜甫、苏轼、辛弃疾几乎都秉承着《楚辞》中的士大夫精神和豪侠情怀。
《楚辞》一经形成,便带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它拥有特殊的音调、音韵,浪漫深情,瑰丽多姿,蕴含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文化色彩。其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情,都韵味深刻,值得探寻。“屈平辞赋悬日月。”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但后世流传的只有二十五篇。屈原为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抱负,在创作中运用神话传说,借美人芳草做比喻,吸取楚地方言,写出了纵横恣肆、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写成了一曲曲爱国主义颂歌。
从文化精神而言,《楚辞》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展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伟大爱国情怀。其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众醉独醒的个体精神、独立不迁的人格风范,无不让后人为之感叹和景仰。在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以屈原精神来鞭策自己,以至于历代拟骚作品不断。
《离骚》是屈原最著名的代表作。从汉代开始,《离骚》被尊称为《离骚经》,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被称为“骚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对理想的坚定。“宁靡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是对人格的坚守。“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是须臾不离的修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百折不挠的求索。作为千古绝唱,《离骚》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矗立起了一座丰碑。如同开坛的老酒,经久弥醇,直入胸怀。
《楚辞》的语言十分飘逸,有一种韵律之美,饱含深刻的意蕴和独到的思想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很多人在起名字的时候,都喜欢在里面找灵感,因此有“男从《楚辞》,女从《诗经》”的说法。比如“戴望舒”“蒋方舟”“南怀瑾”这些名字都源于《楚辞》。人们乐于从其中选取词命名,借以表达情操志向和思想追求,不仅在音韵上给人以美感,而且具“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诗中的很多优美诗句,不仅能用来赏读,更能为我们人生引导方向,比如这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我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还有那句“善不可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告诫我们一定要务实内修,不要贪图虚名。熟读《楚辞》,能让我们一生受益。
《楚辞》与《诗经》被称为中国文学的“先秦双璧”,如果大家想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学之美,那你一定要读一读中央党校任俊华教授注解的这套《楚辞》,这个版本简体竖排,配有详细注释、译文和经典点评,通俗易懂,又深刻入心,适合大家来学习鉴赏。千百年来,《楚辞》一直流淌在中国的文学中,成为中国文学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在学习《楚辞》的过程里,你也能培养出一身的书生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