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离骚终成恨,端午时节话屈原

今日时值端午节,就来聊聊《离骚》,聊聊屈原吧!据《史记》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大意是:他和楚王同族,并且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识广,明白国家兴亡之理,擅长应酬交际和谈判奏对的辞令。在朝堂之上就和楚怀王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并且制定政令;在朝堂之外就接待宾客,应对处理各诸侯国的事务。由此可见他当时还是深得楚怀王信任的。但是也有句老话讲的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朝野上下成了大红人的屈原,虽然德才出众,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但是少不了朝臣中有一些专门阿谀奉承、嫉妒贤能的人对他使坏,而屈原德归德才归才,就是为人刚正不阿,不善于心计,就这样没多久就被奸佞小人给算计了。说的是朝中有个上官大夫,他和屈原的地位等级都差不多,但是这个人就是善于争宠、嫉妒贤能之辈。有一次,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拟好了草稿,只是还没有最后定稿呈给楚怀王。这个上官大夫就像要将屈原的劳动成果夺为己有,那屈原肯定不会甘心情愿的给他。于是他就向楚怀王进献谗言说:“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可是没有人不知道,每颁布一项法令,屈原就夸耀说全是自己的功劳,说是除了他自己谁也写不出来。”楚怀王听了很是生气,于是就慢慢的疏远屈原了。也正是屈原由楚怀王的亲近重臣慢慢的被疏远、被边缘化之后,见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臣”、不明是非,于是怀着对楚怀王的失望和伤感,整日忧愁沉思写成了千古名篇《离骚》。屈原在朝堂之上始终坚持正确的原则,并且正直的处理问题,竭尽忠诚和智慧来侍奉自己的君王,但是却遭到奸佞小人的谗言离间,可以说是悲愤窘困到了极致了。当诚信反被猜忌,忠诚反遭毁谤,在这样的情况下任谁都会有怨恨,所以屈原所写的《离骚》,就是在这种怨恨的心情下产生出来的。再后来楚国的状况就越来越糟糕了,正是由于楚怀王听信谗言渐渐疏远屈原并且最终弃用屈原,甚至将屈原放逐出楚国,而秦国也是摸透了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臣”的脾气秉性之后,为他量身定制了计策:让张仪贿赂楚国的当权大臣和楚怀王的爱姬,使得屈原当时定的联齐抗秦之国策土崩瓦解,就连楚怀王也被秦国诱骗至秦国囚禁至死了。楚怀王死了之后,其长子楚顷襄王继位,屈原一心报国的理想不但没有重新实现,甚至遭到了比楚怀王时期还悲惨的待遇。而最终楚国也被秦国所灭,屈原于是理想彻底覆灭、万念俱灰,选择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后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每年都会在他投江自尽的这一天举行追思纪念活动,这就是端午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