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对《史记》的高度赞扬!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作为一个有抱负有担当的史学家的内心独白!
14年,52万字,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十四年的光阴流转和风雨洗礼,司马迁忍辱负重,栉风沐雨,潜心著述,终于写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写就了中国历史上和文学史上的光辉一页!
那么作为当代人,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读一读《史记》呢?小编这里从六个方面为大家进行分析。
01珍贵的史学价值
《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奉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多年的历史。通过阅读《史记》,有助于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的渊源和概貌。
通过《史记》,司马迁率先建立了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榜样,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相继而起。通史之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02极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得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练,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
《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03作者寓于书本中的精神品格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候,因替飞将军李广之后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遭受了生命中的奇耻大辱和巨大疼痛!
司马迁从这些历经磨难而意志坚韧、成就卓著的历代先贤中汲取进取的力量,苦心构思,匠心著述,终成不凡!
忍大悲痛,怀大抱负,著世间奇书,写史家绝唱!这是司马迁多么难能可贵的地方!
04语言文字的重要典范
《史记》中的语言精粹、凝练,产生了非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和不胜枚举的成语。《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片段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一鸣惊人、脱颖而出、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四面楚歌、卧薪尝胆等许许多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均源自《史记》。
05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环顾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只有我们中国的文明历史没有断流。在这之中,作为记述了三千年历史的《史记》功不可没,它及时为我们记录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的珍贵历史,并予以中肯的评述。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们炎黄子孙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源泉。
06做人处世之镜鉴,治国理政之参考
在司马迁的笔下,有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将相之和;有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的文景之治;有暴政虐民、二世而亡的秦朝云烟;有破釜沉舟、九战九捷、背水一战的战争奇迹;有刚愎自用、乌江自刎的霸王悲歌;有一诺千金、一鸣惊人的趣闻轶事;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精辟论断......这些都为我们做人处事乃至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的镜鉴与参考。
破釜沉舟后记
《史记》以其杰出的史学成就和卓著的文学贡献被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作者司马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久经历史的洗礼与时间的检验,司马迁携《史记》款款而来,泽润千秋,流芳百世!
让我们走进《史记》,在这本旷世巨著中徜徉、漫步、思索,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寻访、体味、成长!
相信《史记》会带给你更多的历史熏陶、文学启蒙和人生启迪!
原创不易,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