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安康,两地江山万余里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清代:吴藻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

读罢《离骚》还酌酒

李白不止一次与人结伴出游,和杜甫单独仅一次,这一次,见于洛阳,会于东鲁,分开之后青莲居士西去长安,杜甫东游吴越。离别后,李白心里悻悻然,意兴阑珊地感慨终南山。

什么时候能够去造访那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时我也要和他一样遁迹于尘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阁峰上。

李杜二人的关系颇为复杂,好在只对诗歌感兴趣的话,便单纯许多。李白吟的“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再来一句“飞扬跋扈为谁雄?”,也未尝不可。后世渲染的相遇,寻常的如你我即将擦肩而过的分手一般。

事实上,晚出道被李白光辉遮掩着的杜甫,所谓浪漫壮阔的诗句,也不在少数,譬如“天地一沙鸥”结束之前,还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说真的,就类似有花友刚刚劝我开阔一点,其实并没有什么萧索之意,水瓶座的杜甫亦是。

仅靠毛笔宣纸,诗文这种口口相传的妙趣,我甚至感到笔墨纸砚的奇异之处,三项属于皖地古徽州,北人南相,其实黄山附近的南,比之本意的南还融会贯通。李白与杜甫相遇的洛阳,无数次的洛阳纸贵,不尽然《三都赋》。

关于高力士为李白脱靴子这件轶闻,只见于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不可考的事情恐怕也只是那么一说,前有前有车,后有辙,并未影响它属于潜藏于中国历史深处的诡异奇书。

太白的性格未必是人人以为的那样,所以他和玉真公主的种种,我只相信颇具马屁效力的《玉真仙人词》,“王母应相逢”,鲜有不爱听花言巧语的女人,无他,至多是公主心情愉悦,把李白的诗歌抄本,让贺知章塞给了皇帝而已。

唐人中五言绝句最牛的,李杜二人,还要次之,王摩诘最强。“红豆生南国”的《相思》,“空山不见人”的《鹿柴》,“独坐幽篁里”的《竹里馆》等等,尤其后两首的意境,竟然就是空空如也,心里安静了遂能体会,浮躁则不能,过年的时间,读诗最佳,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容易入戏。

当然小李杜的七绝,远超李杜,我深迷李商隐,但是他的诗隐晦东西太多,后世对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