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
题型:理解诗句意思
题型解说:解说诗句的意思,就是把诗句作散文化的翻译;分析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是挖掘出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醉眠
[宋]唐庚[注]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参考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解析:此题只解说诗句意思。“山静似太古”便是将山中的幽静与远古时期的宁静作比,突出二者的相似性。
鹊桥仙
[宋]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蒙的水边美景。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却不得不隐居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②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解析:把握诗句意思,再结合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即可得出。第一问只需翻译一下词句,第二问结合陆游“抗金报国诗人”这个标签,就能挖掘出蕴含在诗句中的情感。
二、把握诗歌情感
题型1:概括诗歌情感
题型解说:把握整体内容,分点概括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唐]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饮酒赋诗、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首联陆龟蒙表示了遗憾,说没能与好友如期赴约,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春光,而他也一直在教书,没能写出游春的诗篇。颔联则用了《离骚》的典故“树蕙之百亩”,指培养人才,陆龟蒙表示自己虽然在教书育人,但心中还是想着外面的风景。颈联则是以栖野之鹤、山僧之饭两种场景来表达山水之间的美好,以及作者的向往之情。最后一联则是劝慰皮日休,沈约有重瞳之相,皮日休据说有一只眼睛看不清,但陆龟蒙以重瞳来比喻好友的眼疾,不失宽厚之心,他言春光风景年年有,只要医好了眼睛,自然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临江仙
[宋]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
解析:抓住小注中的提示,同时抓住体现词人感情的关键语句:“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写出与远道来访的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的高兴和重逢的喜悦之情。“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写出了诗人宦海浮沉的无奈之感。“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写出孤城落日,天色将晚,与友人分别在即,离愁难尽的心绪。
题型2:分析诗歌情感
题型解说:先答出诗人的心境(情感),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秋暮吟望
[清]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表现了诗人看似旷达、闲淡的心境;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解析:首联第二句“闲吟了不为秋悲”,写诗人并不为秋之萧索而悲,显得旷达、潇洒,但颔联和颈联是诗人眼中所见——斜阳下的寒山、新月中的落叶、极天鸿影、霜风残菊,因而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
九日和韩魏公①
[宋]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解析:苏洵是以“王佐才”自居的,首联却自称“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己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几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颈联写佳节之时都是在忧愁中度过,雄心壮志也只是在醉酒中才会说一说,“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
三、比较两首诗感情的异同
题型:比较感情的异同并作分析
题型解说:答出诗歌各自抒发的情感,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前一首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因“绿荷”有“恨”而“背西风”,这里的“绿荷”可以看作诗人自己的写照。后一首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因“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可爱之态。
解析:两首诗都是写景诗,很明显,诗中人即是诗人自己——诗人觉得怎么样呢?第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表达诗人之恨,表露伤感不平之情;第二首写“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达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字端已,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韦诗的“灯前”表达了诗人旅途漂泊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的“灯前笑说”表达了诗人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解析:本题是分析同一种意象下的不同画面表达出的不同感情,注意“灯前”和后面句子的关系,以及对全诗的影响。第一首在“灯前”梦到故乡,而醒来见山月斜挂,有凄清、失神、怅惘之情,这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反差。第二首于“灯前”谈笑说着归来的情景,一路明月相伴,温暖、愉悦之感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