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花间集诗词,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

很多人都喜欢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这一首词,不仅因为写的美,而且是因为它是《花间集》里少有的有营养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呢?

了解花间词,花间词是什么?

花间词是晚唐和五代时候的一个词派,因《花间集》而得名,《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候编纂的一部词集(歌词集),是把当时一些比较流行的歌词进行了汇编,里面一共收录了18位作者的五百首歌词,其中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李珣等人。

《花间集》里面的歌词都是什么内容?

主要都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因为当时的歌姬都是16岁的美丽女子,而作者又都是男性,所以给这些年轻的歌女写词也当然以爱情和美女为主题。而且《花间集》的整理目的就是让人们在游园,宴会时候能听到一些比较好的歌,增添欢乐。如果都是些壮志凌云的歌词,就难免和氛围不和。这也使得诗和词有很大的差别,即诗是言志的,而词是娱乐的。

比如欧阳炯《南乡子·二八花钿》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写的是词人看到一个16岁的女孩,头上戴满了珠翠,胸前的皮肤像是雪一样的白,颜值像莲花一样美。不仅如此,她耳朵上还缀着一个金耳环,耳环上穿了很多珠子。她正穿着像彩霞一样修身的衣服,站在江边,微笑的招呼远方的客人。

再比如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傍晚追着一辆美女坐的香车,从郊外回到首都的城中。一阵春风吹过,把这个美女坐的车子的窗帘吹开了,诗人发现这个女子回头冲他微微一笑,这个诗人就觉得这个女子可能对他有一点情意。在封建时代,因为人们很保守,不能通消息,所以诗人就假装喝酒喝醉了,一路追着这个女子的马车。但在路上好像隐约听到那个女子回头骂了一句,说这个人简直疯了,太狂了。

但是像这样的东西其实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中国传统有句话叫: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而这些轻浮的东西是没有流传价值的。)然而温庭筠的一些作品除外。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可以折叠的屏风,弯弯曲曲,像小山一样。阳光照进来,屏风上面镶嵌的金玉发出闪闪的光辉。当女子被阳光惊醒转头的时候,像云朵一样的鬓发,滑过她的脸颊。女子慢慢的起来,化妆、描眉、梳洗。洗漱完了之后,对着镜子前后照着,往头上插花。花和美丽的容颜交相映衬。女孩子穿着一个绣花的丝罗的短袄,在这个短袄上贴绣好花样。花样是一对代表爱情的鸳鸯鸟。

这一首也是写美女,写爱情,为什么就有价值呢?

因为她用了美丽的衣服,用了峨眉这个词。

清代词人张惠言说:这首词表面上虽然写的是美女,其实是有《离骚》的意思。

屈原曾在《离骚》中写道: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那些坏女人妒忌我有蚕蛾这美女之眉,造谣诬陷我不正当,说我好淫)以此来说自己,品德高尚却遭诽谤。同时写“集芙蓉以为裳”“纫秋兰以为佩”用菱叶荷花做衣裳,把兰草结成索佩挂身旁,来表达自己的品德高尚。

美丽的峨眉就成为男子才学和品德美好的象征。温庭筠在这里写的美女的峨眉、容貌以及漂亮的衣服,其实是也是在歌颂一个人的品德之美。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为什么你会喜欢上这么一首词了,因为它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成为了美的象征。

意爱笑:意而爱,爱而笑,笑而诗。本文属于专题,意爱笑作为一个原创的知识问答分享平台,拥有k12教育、就业与职业规划、教育学心理学、兴趣扩展、文化天地等多个栏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