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鲁迅曾经评价司马迁作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熔铸了司马迁一生的汗水和血水,也让司马迁留名千古。世界上没有完全好的事,也没有完全怀的事,譬如物有阴阳两面,二者相生相克。
困境逆境既能让人萎靡不振,也会让人不断进步。因为人生不是只有直路,他有上坡路、下坡路,曲曲直直,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地前进。司马迁为人性情耿直,明辨是非,不畏权贵,也因此遭受了祸端。李广的儿子李陵被迫投降匈奴,满朝大臣无一人为其申诉,只有司马迁仗义执言,最后引得皇帝大怒,要杀了司马迁。
幸亏有大臣求情,才免得一死。但是死罪可逃,却还是免不了牢狱之灾。当时汉朝对匈奴作战,劳民伤财,国家财政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地步,为了减轻财政压力,汉朝有个规定,犯了事的人,只要交一笔赎金就能免受处罚。可是司马迁生活清贫,家里哪有什么钱呢?
最后司马迁只能受了宫刑,这对一个男子来说,真是极大的痛苦。司马迁为此痛苦不堪,几次想要自杀,可是想到自己未完成的《史记》。又强行忍住了,化悲愤为力量,最后写出了这部流传千古的《史记》,给我们留下了这部优秀的历史作品。
忠厚耿直的人容易吃亏,大概是想到自己这样的遭遇,司马迁给自己找了个胆子比较小的女婿。司马迁的女婿是杨敞,其祖父杨喜在乌江捡到了项羽的短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
后来逐步没落了,刘邦赐给杨家人的爵位也被皇室给收回了。就算如此,杨家人的日子过得也还不错。杨敞发迹得益于霍光的提携,但是成也是霍光,败也是霍光。早年杨敞不过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在霍光的提拔下当了搜栗都尉。
也因此,霍光还被有心人污蔑以权谋私。到了后来,霍光与桑弘羊和上官桀党争不断,有人写信叫杨敞举报霍光谋反,杨敞直接怕的生病了。
霍光知道杨敞是个胆小的,事后也没怪罪于他,还是继续任用杨敞,甚至还提拔杨敞当了宰相。只是这宰相不好当,上台没多久就遭遇了废昌邑王刘贺的大事。作为丞相,这事情必须他带头提出。杨敞直接吓得腿都软了,浑身发抖,流出来的汗都将衣服湿透了。
杨敞的妻子看不得丈夫这样,直接开口大骂,让丈夫做好决断。最后昌邑王刘贺被废,杨敞因为受了惊吓,一病不起,一个月后就去世了。不得不说杨敞确实胆子小,这点惊吓就吓出病了,实在太丢岳父司马迁的脸了。
杨敞的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跟他父亲杨敞不同,性格倒像他的外祖父司马迁,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他的父亲杨敞虽然性格胆小,但是却为他的儿女留下了不少钱财。杨恽最不缺的就是钱,他也是个宽厚的人,钱财不会一人独享,还分给了他的弟弟妹妹。
自父亲杨敞去世,杨恽也入朝为官。只是一直是个小人物,没有得到重用。杨恽发迹还是同他父亲一样,也是因为霍光,只是不一样。杨敞是霍光提拔的,而杨恽是揭发霍光谋反升迁的。杨敞生前可不敢揭发霍光,到了他儿子这里,反倒立马就揭发了。不得不说,杨恽胆子真是非常的大。
杨恽因为揭发霍光当了光禄勋,位列九卿之一。因为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得罪了同为九卿的戴长乐。戴长乐和皇帝关系比较好,皇帝刘病已流落民间的时候曾得到戴长乐的帮助。戴长乐喜欢说皇帝的闲话,被抓到了就污蔑杨恽也经常说皇帝的坏话。
杨恽仅仅因为得罪了戴长乐被扣了一个大锅,心中非常的不服,终日借酒浇愁。朋友看不得他这样糟蹋自己,于是好言相劝。杨恽又将自己的苦水倒给朋友,又随便讽刺了几句朝堂,被有心人得知,又跑到了皇帝那里告状。
结语:皇帝听说了,非常生气,鉴于杨恽之前已经有了先例,于是杨恽被皇帝判了个腰斩。由此可以看出,和司马迁一样性格的人确实境遇不太好。但是我们这个社会,这样的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