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雷神,你最先想起的是什么?是庙宇中背插双翅、额具三目、和电母出双入对的雷公,还是漫威中“我弟虐我千百遍,我待我弟如初恋”的雷神托尔?这些,其实都只是雷神的“一面”,是不同文化对于雷(神)具象化的理解。作为人们对自然最初的感悟与敬畏,雷(神)的身影出现在许多民族之中,并有着一些共性。将这些共性聚集起来,我们便能看到一位模糊的大神,他的神迹,甚至可以追溯到宇宙开创之初。
凿开宇宙之卵
opps~不当心把“浑沌”凿死了~
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海的帝王是儵,北海的帝王是忽,中央的帝王是浑沌。儵和忽经常在浑沌的地界聚会,浑沌待他们很好。儵和忽想要回报浑沌,便商量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吧!”于是,他们每天为浑沌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参考《庄子·应帝王》)
儵和忽把浑沌凿死了,这是个什么“回报”?其实,儵和忽指的是雷电,浑沌则是宇宙之卵,这则神话所象征的,正是雷神凿开宇宙之卵。“凿开宇宙之卵”这一神话母题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宇宙之卵是创世之前宇宙的状态,混沌、无序而短暂,所以出现了“凿开”这一关键性行动,即用各种工具将宇宙之卵劈开或者杀死怪兽,雷神在有的神话中正是这一行动的执行者。
阿昌族神话中也讲到,远古没有天,也没有地,只有“混沌”。后来混沌中闪出一道白光,有了白光,也就有了黑暗;有了明暗也就有了阴阳,阴阳相生诞生了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米麻。这里闪出的那道白光完全可以被理解为雷电。
那么,雷神究竟有何能耐,可以肩负凿开宇宙之卵的大任呢?这取决于雷电本身在视听上给人带来的冲击,并各自有了延伸。
在视觉上,闪电的出现犹如凿开天空一般,这主要被应用到了陶器和相关仪式上。
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尤其是彩陶的制作和使用,是出于某种神圣目的的。陶器是生殖力与母体的象征,集天下生殖力之大成,而宇宙之卵正是以生物性母体为原型的,所以,陶器在某种意义上也象征着宇宙之卵。而自古以来,就有在陶器上绘制雷纹或是在特定仪式上打碎陶器的传统,其象征本体无疑就是凿开宇宙之卵,即人们要重现创世情景,以达到某种巫术目的。
祈求丰产的红陶鬶在听觉上,雷也给人带来了极大触动,人们便将雷神和鼓联系了起来。
据说,在雷泽中有一位雷神,龙身人头,喜欢击打自己的腹部娱乐。(参考《淮南子·地形训》《山海经·海内东经》)
另外,在东海的流波山里有雷兽夔,它的吼声如同雷鸣。黄帝用它的皮蒙鼓,拿它的骨头敲打这面鼓,响声能传到五百里之外,用来威震天下。(参考《山海经·大荒东经》)
佤族大神木依吉与雷神也是敲打自己的腹部来发出巨大的声音,女首领安木拐则从木依吉拍打她的肚子得到启发,教授人们做出了能发出很大声响的木鼓。
将鼓和雷神联系,不仅是因为雷声与鼓声相近,还和鼓的神圣性有关。自古以来,鼓便是通天的神器,主要为祭祀所用;而雷也被视为是天地之鼓,雷鼓是用来祭祀天神的。(参考《十三经注疏》)究竟是雷神凿开宇宙之卵为鼓带来了这种通天之能,还是这种相似的特性使得两者联系了起来?或许两种原因兼而有之吧。
商代晚期的崇阳铜鼓掌管生殖与丰收
诶?黄帝和伏羲有可能是我的娃?
之前说到,雷泽里有位喜欢打自己肚子玩儿的雷神,可别小看了这位有着“独特”爱好的神,他或许正是伏羲的父亲呢:
相传,华胥在雷泽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就用脚踩了上去,于是就怀孕了,生下了伏羲。(参考《诗含神雾》,收录于《古微书》卷23)
雷泽的脚印会是谁的呢?想必是雷神边走边击打肚子时留下的吧。
不仅伏羲,黄帝也很可能是雷神的孩子:
黄帝的母亲附宝,有一天看到了闪电围绕北斗枢星的情景,感而怀孕,生下了他。(参考《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在黎族神话中,人类的诞生也和雷神有关:在远古时代,海南岛思河上游有一座杳无人烟的高山,雷公经过这里,把一颗蛇卵放在山中,从蛇卵中生出一个女孩,雷公给她取名黎母,之后又指引黎母婚配生子,繁衍成了黎族百姓。
为什么雷神能被许多族群尊为始祖呢?这是因为雷神兼具了生殖神与丰收神的神格,具有生育万物的能力。《说文·雨部》中记载:“霆,雷余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人们把陶器和鼓这两种大多具有圆腹特征的器物与雷神联系在一起,而圆腹的特征可能正是为了强调其化育万物、生育人类的神圣功能。
而将雷神和生育万物联系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雷和雨的相伴相随吧。动植物都需要雨水才能延续生命,而雷的出现往往伴随着雨,于是,雷神能够使动植物生长也就顺理成章了,雷的出现代表着雨水的到来,代表着丰收。
自古以来,一些地区就有向雷神祈雨的传统。《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降其雨。”这个“丰隆”,王逸在注《楚辞·离骚》时,将其注为“云师,一曰雷师”。雷一般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出现,经过夏季,万物生长、茂盛,在秋季停止活动,这时万物枯萎,所以雷被认为“出则万物出”“入则万物入”。
广西柳州龙潭公园的祷雨文碑亭雷和一些能指示季节物候的动物也联系密切,比如蛙:
在壮族中有这样一种观念,即蛙为雷神的孩子,是雷神派到人间的使者,它根据需要告知雷神何时要下雨,由此,青蛙崇拜也被纳入到雷神崇拜的信仰体系。壮族一些地区现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还举行“蛙婆节”(也称“蚂犅节”,根据地区不同,名称也有差异),以求当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蛙还常常被装饰在铜鼓上,这也和祈雨有关。
广西南宁出土的铜鼓对于黎族人来说,蛙也有神秘的力量,能呼风唤雨,保证粮食丰收,过去不仅在铜锣上铸有蛙,在部分地区,大水缸的缸面上也塑有青蛙图雕。
黎族器物上的蛙形象图/邓磊发起洪水,再创世界
泛滥的洪水,象征着我满满的爱啊!
在许多民族中,流传着雷神与人结怨,发起毁灭性洪水的神话。雷神不是凿开宇宙之卵、生育繁衍万物的大神吗?怎么会那么小心眼,为了“私仇”就毁灭了人类?这则神话自有其深意,在“复仇”的表象下所隐藏的,是雷神再造世界、再生人类。
人们通过对月亮的圆缺、四季的轮回、日夜的交替等现象的感悟,发展出一种循环论历史观,即认为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意味着宇宙、人类将会毁灭,反之,毁灭性的洪水虽然降临,但这也意味着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和“新新人类”又将诞生。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遵循不息的循环雷神发起毁灭性洪水,这是要毁灭当前的世界,洪水退后,产生的就是新的世界,而新人类的始祖,也往往是由雷神挑选,受到雷神认可的。虽然雷神这次并不是凿开宇宙之卵,但也证明了雷神具有创世神的神格,世界由他创造,再创世也就完全可以由他来完成。这也恰恰与雷凿开宇宙之卵(即创世),生万物相契合。
看到这里,你恐怕会发现,我们所说的雷神,不是某一特定的神,而是笼统的泛指,他凿开宇宙之卵、生育万物、再创世、再造人,集多种神格于一身,相似的事迹在诸多民族中流传,这种广泛性与一致性又反过来坚实了雷神的地位。
让我们说回雷公,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缜密、社会结构的不断完善,雷神的形象与职能也不断具象化,周秦以后,人们将雷神称为“雷师”或“雷公”,虔诚地加以奉祀,认为他能鉴别善恶,代天主持正义,击杀有罪之人;渐渐地,雷神(雷公)的职能愈发具体,也愈发狭窄,并被纳入了一个更广大的“家族”。道教在吸收了民间之雷神信仰后加以改造,建造了一个以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最高尊神,执掌天、地、水、神、社五雷(或三十六雷)、扬善惩恶的完整的雷部神系,雷公属于其中最“基层”的神。
北京白云观雷祖殿(明代铜像)而这,又是雷神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了。
文/高健
图/视觉中国
本文原文《中国雷神神格钩沉——以汉文献为中心》,原载于《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第5期,经作者授权摘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