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责问:屈原屈不屈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一年一度又是端午,端午是纪念屈原的,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纪念屈原呢。屈原的政治主张对内,主张明修法度,举贤授能,实行是国家富强的“美政”,对政治抱有某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在具体措施上,第一重视人才,屈原提出了“举贤才而授能兮”的用人标准和行政原则,推举贤良淑德的人,任用有才干有能力的人,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是十分相似的,屈原看到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此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不遗余力的培养人才,以备国家之需。屈原写了很多。爱护人才的诗词,他说要像种植养护兰慧芳草一样培养爱护人才,等待他们成熟以后,让他们为国效力。这种“滋兰九畹,树蕙百亩”的园丁之功,赤子之情,爱国之心,仍旧是当今社会所敬佩和所需要的。第二强调法治,屈原做过楚国的左徒,做了奉命起草宪令的工作,屈原受诏命而造为宪令,是为了明法度之嫌疑,而且起了国富强。而法度立的作用,在《离骚》中,屈原提出“循绳墨而不颇”的法治理念,强调法度与绳墨的重要性。认为背法度而心治是便于贵族官僚朋比为奸,追逐获利,使国家日益衰败与腐朽的根源,因而他强调以遵守法度而不出现偏差的办法来刷新人治为核心的贵族领主政治制度,由于阶级本质使然,屈原的法治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循绳墨而不颇在本质上是可取的。屈原的流放先说屈原第一次被流放的原因吧,当时屈原官官拜左徒,而且身兼多职,他在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主张变法削弱贵族势力,然而贵族数量庞大,势力强大,非他一人所能动摇,所以最终他抵不过贵族的势力,遭到陷害而被流放,这便是屈原第一次被流放的原因。屈原第一次被流放是因为奸臣在楚王面前说屈原坏话。楚怀王昏庸,竟信以为真,于是将屈原流放。那么屈原第2次流放,是因为什么呢?公元前年,屈原第一次流放归来,三年后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一直主张不要与秦国议和,而是与秦国保持距离,虽然这次事件让秦楚两国断交,但后来迫于秦国的压力,楚国不得已,还是要与秦国议和,屈原再三劝谏,最后反而因为不忠不义而被再次流放,其实这一次屈原说的也是对的,不与秦国议和,或许楚国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屈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一直努力劝谏,可惜如此忠言被说成是大逆不道,所以被楚王再次流放。关于屈原两次被流放的具体原因,史书有详细的记载。在这里,小编就简要介绍屈原第一次流放到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16年,公元前年,为了破坏楚齐联盟秦国,派了张仪带了很多的财宝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断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代多里的土地,可是楚王没有看到秦国离间的鬼把戏,利令智昏的楚怀王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封张仪为相,贪图里的商、于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接受土地,张仪回到秦国后就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楚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断绝齐国关系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你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6里。”里变成了6里,楚使很生气,回来报告怀王,怀王大怒,然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万军队,大将军屈丏、副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了汉中大片土地。后来昏庸的楚怀王不听屈原苦苦劝阻,居然接受与秦国议和,去武关赴会,结果被秦国扣留,秦楚矛盾升级,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十六城。公元前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从此楚国一蹶不振,直至被秦国攻下首都郢。屈原投江郢都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屈原的耳里,屈原万分震惊,他急忙下山到溆浦打听情况,只见城里已换上了秦国的旗帜,满城都是秦国的兵丁,宣告楚国郢都被攻占的告示赫然醒目,屈原在《哀郢》中写道,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但是通往郢都的关邑早已关闭,屈原只好又回到了原封地,由于屈原的原封地现在是秦国的地盘,要打听秦楚之间交战的情况,只能从秦国的告示里得知。一天秦国发出告示,告示上明确说明,楚国的顷襄王逃入了纪郢,被秦将白起围而杀之,楚国的全部土地都归了秦所有,已经亡国屈原听到这一消息,顿觉的天昏地暗,深感亡国的耻辱,楚国既亡,留我屈原在世有何意义,屈原生是楚国的人,死是楚国的鬼。屈原并未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而是埋头清理自己的文稿,屈原来到学生李榛处,学生见老师回来,都非常高兴,屈原将自己整理好的文稿交给李榛,第二天早上屈原没有惊动任何人,在李榛处留下了《怀沙》一词,悄然离开。屈原骑着跟随他多年的白马,沿路返回到汨罗江边,渡河径直来到祖庙祭拜,然后来到舜庙祭拜,在舜庙前投入了滔滔的江水之中,这一天是公元前年五月初五。参观古冶区的屈原纪念馆,很有感触,特发此文以记之。中国乡村旅游网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