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记事起,我们就知道端午节,却不知道屈原是什么人,只知道端午时节“粽香四溢,龙舟竞赛”,有假放、有得吃、有得玩!长大了一点,读到了屈原的生平,读到了《离骚》,可依旧是一知半解,不明其中深意,只是时常与旁人调侃“屈原”的名字!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正所谓人如其名,屈原的一生如他的名“正则”一般,“正道直行”。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一往情深地爱着楚国,不管是盛世还是昏暗,他都致力于楚国的崛起。屈原深爱着楚国,直到国破山河那天,他自沉汨罗江水,可他向着的依旧是西北方,楚国的郢都!
屈原是楚国名臣,他正直敢谏,主张合纵抗秦;他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这些诗歌说都是他感同身受的创作,一生的真实写照。伟大的痛苦成就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一生,《橘颂》里寻志,出仕之《离骚》,汨罗河畔《哀郢》。
橘颂
《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这是屈原所创作的一首“赞颂橘树”的诗,南国多橘树,楚地更多,橘花细小但洁白,且有淡淡的花香。本来是在赞美橘树,可屈原笔锋一转,橘树外表美好,可它的精神更美好。
怪不得清人林云铭赞扬道,“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这时,橘树不再是简单的橘树,而是屈原在借物言志、咏物抒情,那橘花何曾不是象征屈原?那橘树又何曾不是象征屈原的少年命运?
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战国时期,在楚国的归乡乐平里,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屈原,那时正是寅年寅月寅日,一个美好的日子。
屈原出生在一个楚国贵族家庭,和楚王一样姓芈,只不过楚王是熊氏,他姓屈!春秋初期,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从春秋前期到战国后期,屈氏一直都是楚国的高层,所以屈原的命运从一出生就被安排好,将来要入朝为官,与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同那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
可是,屈原并没有因为人生被安排而厌恶、颓废,反而越发的努力,因为他也深爱着楚国,他也如同那橘树“独立不迁”,永远都不会离开楚国、背叛楚国;他的心志又如同那,清白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对于未来,少年的屈原依旧雄心勃勃,想要入朝一展拳脚而实现自己的“美政”,可他那高洁的性格也为后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离骚
那时,20岁出头的屈原文采飞扬,一首《九歌》博得楚怀王的好感,入朝为官。在朝廷上,屈原的政治才干不错,对天下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加上与楚怀王同宗同姓,一度迎得楚怀王的赏识,小小年纪就官至左徒(相当于副相),就成为了楚怀王的心腹、朝廷重臣。
屈原心怀大志,一心为了楚国,可无奈世俗浑浊,清白似乎成为了一种错!不久,屈原被上官大夫陷害,后被大臣所排挤,被蒙蔽了双眼的楚怀王更是一怒之下放逐了屈原。在流放的日子里,屈原回忆起自己的身世、遭遇,还有自己那“橘树、橘花”般的心志,百感交集,忧愁与沉思之中,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
初读《离骚》,我觉得那是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句式不齐,有七言有八言,还夹带着各种典故、楚地方言......实在难懂,如果不细细品尝,是不能明白其中深意。其实,《离骚》句句动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楚国命运和百姓生活的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变法图强而重振楚国之雄风,这是屈原一生的追求;同时,“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不畏强权,与一切顽固势力斗争到底,坚持自己的“美政”......
可是,对于这样一首《离骚》,有人却觉得是在“无病呻吟”!别人的故事我们总能理性看待,可当灾祸降临在我们面前时,却比谁都暴躁!不懂《离骚》,不凡先看看屈原的故事,那诗中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当时,屈原少年得志,常与楚怀王两人促膝长谈,商讨国家大事,如同知己一般!而且,楚怀王更是让屈原独自起草新法,力图变法强楚,可见对屈原的信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可是,枪打出头鸟,楚怀王的重用,也让屈原成为众矢之的,朝廷上下满是羡慕与嫉妒,再加上屈原在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一只黑手伸向了屈原。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地位相等,为了在楚怀王面前争宠,他陷害了屈原,挑拨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一次,屈原正在起草法令,还没来得及呈给楚怀王,上官大夫就想把法令占为己有,可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向楚怀王进谗言:“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这一说,无疑把屈原说成了骄傲自大、不守承诺之徒,楚怀王震怒,但没有表现得太明显,只是疏远了屈原,对变法一事也不再上心,这成为屈原政治生涯的第一次转折。
此后,坏事接踵而来,屈原的一生之敌张仪也来到楚国,张仪是秦国的臣子,此番来楚是想破坏“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各诸侯国解除后顾之忧。对于全国局势的分析,楚国上下分为两派,一是以屈原为首的亲齐派,主张合纵抗秦;二是以楚怀王儿子子兰、大臣靳尚等为首的亲秦派。张仪想要达到此行目的,就必须打压楚国的亲齐派,也就是打压屈原,并说服楚怀王与齐断交。
一入楚国,张仪就花重金买通了子兰等人,让他们对屈原发起猛烈的进攻,再是打入楚怀王的后宫,收买了楚怀王最宠爱的妃子郑袖。这样一来,内外夹攻,本就失去楚怀王信任的屈原更加不招待见。
在打压了屈原后,张仪编织了一个看似美好的谎言:“只要楚与齐断交,与秦交好,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还送秦女入楚”。在极大的诱惑面前,好色的楚怀王竟然答应了张仪的请求,断交。
在得知这消息后,屈原愤怒而忧虑,直言进谏楚怀王。可是,忠言逆耳,这时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楚怀王早就听不进屈原的话,对屈原的举动只是大怒。
最终,张仪欺骗了楚怀王!里的土地没有,秦女也没有来,盛怒之下,楚怀王兴师伐秦。可用兵之道最忌讳轻率,果然,楚军接连惨败,损失大将屈匄,还丢了汉中之地。
这时,楚怀王才幡然醒悟,屈原乃忠臣也!于是,楚怀王再次起用屈原,屈原也不计前嫌,君臣关系再次和好如初。对于楚国的困局,屈原也作出了相应的策略,亲自出使齐国,重新建立起“齐楚联盟”。
可是,就当屈原出使齐国时,张仪却杀了个“回马枪”,又一次收买了朝廷大臣靳尚和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枕边风”和朝廷大臣的劝说,本来对张仪恨得咬牙切齿的楚怀王,这时竟然不诛杀张仪,反而好酒好菜款待。张仪再次编织了一个谎言,继续欺骗楚怀王,让自己得以安全返回秦国。
屈原在齐国匆忙返回,面见了楚怀王,质疑他为何不杀了张仪。楚怀王给屈原说了张仪的“谎言”,还自以为很聪明,后才知错误,可已经“后悔莫及”。对于这样“左右摇摆不定”的王,屈原真的是无奈却又无计可施。
此后,秦昭襄王继位,这时掌管朝政的其实是宣太后(芈八子),宣太后是楚国人,所以这一时期的秦楚关系更为亲密,秦昭襄王更是以美色和厚礼献与楚怀王,楚国再次背叛了齐国。其实,这不过是秦的缓兵之计,拖住楚国,给秦讨伐各诸侯国创造机会。可是,这时的楚国上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出来,就连三番五次被秦国所欺骗的楚怀王也被蒙在鼓里似的,唯一看清局势的人反而惨遭放逐。
楚亲秦而疏齐,忧虑不已的屈原向楚怀王进谏,“秦乃虎狼之国,不可亲也”,可等待屈原的只有无尽的流放,屈原被赶出郢都。而在就这流浪的过程中,屈原回忆起往事,楚怀王的“举棋不定”让楚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百姓将民不聊生,而自己却毫无办法。诚信反受猜疑,忠直反遭毁谤,内心痛苦不已的屈原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中,有着屈原对于楚怀王的怨恨,但更多的是反思与幻想,世道浑浊不堪,我该如何去面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朝廷上下争宠不断,相互陷害,我又该如何?伏清白以死直兮。楚怀王不是屈原心目中的明君,那谁又是明君?在《离骚》中,屈原用了四次穿越古今的“求婚”,上天入地,那些“美女”才是屈原心目中的明君,只不过有媒人、守卫人(象征着君王身边的馋臣、奸臣)从中阻挠,求之不得。
《离骚》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只要细细去品尝,大有收获!屈原穿越古今的诉说,又何曾不是在道尽自己入朝为官所遭遇的故事呢?
哀郢
公元前,秦国又使用诡计,约楚怀王武关会盟。此时,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劝谏,再次决定亲自前去会盟,结果可想而知,楚怀王被秦国软禁,客死他乡!
不久,顷襄王上位,子兰当权,两人不思进取,安于享乐。面对这样的楚国风气,嫉恶如仇、忠心为国的屈原自然是不满,再次向顷襄王直言进谏,更是在朝廷之上指责子兰迷惑君王。这一举动,无疑是激怒了子兰,恼羞成怒的子兰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这时,年过半百的屈原再次被放逐,“顷襄王怒而迁之”。
自此,在长江边,多了一位面容憔悴,形状枯槁的男子。在这次一次流放中,屈原再次回忆了往事,想起那个既让他怨恨又让他怀念的楚怀王,于是就有了为楚怀王所作的《招魂》,楚怀王对屈原毕竟有知遇之恩,屈原也希望他可以魂归故里!
除了《招魂》外,屈原还写下了一首《哀郢》。那时,秦王撕毁所谓的联姻关系,对楚发动一系列的战争,“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直逼郢都。不久,顷襄王东迁,郢都陷落,曾经繁华富庶的楚国都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听闻郢都沦陷的消息,屈原还不相信,以为是秦军的“攻心计”、谣言,可当他来到郢都附近时,才发现那是真的。一片废墟,痛苦不已的屈原写下了这篇传世之作《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楚国最坚贞的守卫者,可如今却亲眼看到都城沦陷而无能为力,可见其内心的悲伤,诗中也尽是对楚国都城沦陷的痛心,还有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同时,在全诗最后两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也表达了屈原不忍世俗再次玷污了自己洁白的身躯,都城陷落而理想不能实现,决定与“郢都”共存亡,随“郢都”而去,随着他深爱的“楚国”而去。
那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披头散发,缓步吟诗于泽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理想成为了泡影,承受了太多痛苦的屈原面向西北方,楚国郢都的方向,只身跳入江中,自沉汨罗江畔。
从此,端午节不仅仅是吴越民族的一个节日,更是世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也用他的一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一个新的意义。
十点乌托邦,说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在屈原自沉汨罗江畔时就有端午节,那是吴越民族的节日,用龙舟、粽子来祭祀“龙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但是,那年的五月初五,自带“精神力量”的屈原自沉汨罗江畔,无疑是给端午节增加了一个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