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生而为国,死也

屈原,这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我们学过他的诗,也听过他的事迹,会在每年的端午节祭奠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一生都忠于楚国,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对于他来说,国家是最重要的,他将自己的才能给了国家和诗歌。古今知识渊博的人,似乎都要比别人多一份心思,因为知道得多,所以思考的也要多,知识分子也从来都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先锋力量,即使无法像士兵那样浴血沙场,他们也在用另一种方式保卫着自己国家。

屈原原本出生贵族,但是由于少时经历与生活环境的缘故,他对于平民大众的生活也足够了解,能够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战国时各国都在举行变法,以借此来达到富国强兵,保家卫国的目的,得到楚怀王信任的屈原也一样,希望通过变法抵御秦国入侵。

那个时候的变法,各国之间大体都是相同的,毕竟目标有所重合,自然也就会互相效仿,希望通过正确的变革改变时局,所以屈原奖励耕战,任人唯贤。这样的变法似乎在每个时代都适用,毕竟中国有着丰富的农耕文明,农民是一个大的群体,想要国家安定,就必须尊重并且团结农民。

而士兵则是保家卫国的先锋力量,只有安抚好各个阶层,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才能上下一心,共谋发展。

除去政治成就,屈原最为成功的还是他的诗歌创作。文字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这在任何时代都适用,就像我们有的人也会把自己的心情写在日记里一样。这些诗,也都是屈原的情绪表达,从他的诗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不同时期、不同遭遇下的真实情感。

就像我们熟知的《离骚》一样,这里面有屈原对于自身遭遇的表述和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像是将屈原的一生都写进了这首诗里,里面既有屈原对于楚国衷心侍奉的表述,也有屈原在遭受诽谤之后对于楚王失望情感的表达。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节选

像是很多人印象中的那样,屈原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无论是诗词也好,变法也罢,都是为了国家能够安定,即使是在遭受到不公正待遇被流放后,屈原自知无力回天,也仍然没有放弃对于国家的关心,他为政时一直希望能够保住国之根基,不被强秦吞并,但事不遂人愿,楚国终究还是走到了山河破碎、社稷倾覆的境地。

所以,在国都城破后,屈原也毫不犹豫的投身于湖海,誓与国家共存亡,这是他最崇高的信仰,为此,他付出了一切,包括他的残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他这一生成就颇丰,虽说遭受奸人诽谤,但终究是保住了身后名,没有失了名节,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宽慰。

年,在屈原逝世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文章分享结束,欢迎评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