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离骚 >> 离骚版本 >> 屈原,也许是风景

屈原,也许是风景

“屈原在《离骚》中不也唱过: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交翱翔之翼翼。(清晨在天河的渡口启程,黄昏时已到天上极西的地方,凤凰展翅连接着云旗,在天上比翼飞翔。)这是对夕阳深情的赞美,谁会想到不久后,他会投身于泛着金黄的汨罗江水呢?心美,一切都美好!心宽,一切都宽呀!”

在林清玄大师的《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中看到了一段关于屈原的感慨。

不知道是否曲解了大师的原意、本意,不知道是否参悟了大师的文字里的禅理,但是,我从大师的文字里似乎感觉到的是大师对屈原的训诫和劝慰。

心美,一切都美好!如果屈原心美的话,那么,人生何处不青山,天涯何处无芳草,人间哪得暗如许!屈原啊屈原,你何必纵身奔赴汨罗激流,让沉寂千古的汨罗成为万古的罪人。

心宽,一切都宽呀!如果屈原心宽的话,那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何必让自己的美政化为污垢他人的原料,至少不应幼稚到用对自己进行折磨、戕害吧,“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不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说实在话,即使我理解不合大师的本意,我想,这种态度,至少不戕人性、不违本性吧。

这样看来,我们对屈原的态度,还可以进行另外层面的审视,我们不应再简单地将屈原定位为思想家、理论家或政治家、活动家或文学家、艺术家乃至爱国者!

我觉得,在常人眼里,屈原恐怕是一个痴迷;在圣人眼里,屈原可能是一个偶像;在佛陀眼里,屈原恐怕是一个道士。

而在我的眼里,屈原恐怕是一道风景,不再是一座丰碑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