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是楚辞的简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曾用过这一说法。汉成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文学家的诗歌汇编,定名为楚辞。
从此,楚辞成为了一种诗歌题材。楚国在西周初年,曾有《汉广》、《江有汜》等民歌,春秋时期有《沧浪歌》、《楚人歌》等民间文学作品。
战国时期,楚辞与“楚歌”等巫术歌曲相互杂糅,演变为新的楚辞。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楚辞作者,他的诗歌表达了爱国精神。屈原的《离骚》叙述了他自身的身世,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痛苦的遭遇。
赋是指以铺陈直言为主要形式的文学表现手法。《汉书》言:“不歌而诵谓之赋”。赋来源于楚辞,二者的区别是赋注重叙事,辞注重抒情。汉赋有骚体赋、大赋、小赋三种,文学史上的汉赋四大家分别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