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楚辞有不解之缘。楚辞,本为楚地的歌辞。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吸收其养分,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抒情长诗《离骚》,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不同于现实主义的《诗经》,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民的真实的生活和情感,《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表达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操。李白曾有诗云:“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足见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之深远。对我亦有很大的影响。我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初,和父亲签了一份协议,在暑假结束我升小学四年级前,如果可以全篇背诵屈原的《离骚》,父亲就会奖励我三百元。那时还没到千禧年,元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我当然欣然接受挑战。那时我用来背诵的是一本楚辞,不仅仅有《离骚》,背诵之余也常常翻看其他名篇如《九歌》系列,《九章》系列,等等。不认识的字,就去查字典,所以一个假期下来,顺带汉字储备量见长。当时那本书里,每篇都有很多注释,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查看,虽然就着注释读我依旧一知半解,但是我就那么懵懂地横冲直撞,硬生生把《离骚》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背下来了。父亲也当真奖励我元。我记得当时的那种开心满足特别强烈,纯粹又美好。而父亲对我的这种激励,也让我在开心之余对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产生了极其浓郁的兴趣。这种心境,当真是不可多得的。楚辞中,激励我的诗句有很多,也是很多人的座右铭,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有很多诗句有很深的大智慧。后来,慢慢长大,当发现很多时候,事情往往并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我越来越喜欢《九歌湘夫人》中的一句,“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生活中,有时候执念不要太深,也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让本该享受生活的心,变得残缺。“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知足常乐。珍惜难得的欢乐时光,珍惜眼前人,享受眼前的美景,能吃便吃,能玩便玩。当下的美好生活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错过了就会成为昨日的风景。不要等到所有的缤纷都变成怀念,才发现已错过生命中最美的季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