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福
湖北当阳市季家湖。摄影:周新仕
《史记》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当阳沮漳大地是楚国的发祥地,是楚文化的摇篮。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是当阳历史上一颗锃亮的文化符号,当我们沉浸在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的激奋之中时,谁曾想到,这段浩大历史题材的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在我们的草埠湖镇古老的楚城。
历史迢迢,蒙尘深深,似乎离我们十分渺茫,当我们抹去尘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本厚重的楚文化大书,她是当阳历史文化的灿烂一页,与当阳的关公文化、佛教文化,共同构成了当阳伟大的历史篇章。今天中鲲楚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正式拉开了当阳楚文化研究的大幕,真是当阳之幸事。近日对早期的楚国及屈原略加思索,拙文如下。
湖北当阳市。摄影:周新仕
第一早期楚国的建立与变迁商朝末年,你一定知道有个七十多岁辅佐文王的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与姜太公齐名,并驾同为周文王国师的人物吗?他,就是芈鬻熊。(鬻,粥,音yu),他是祝融火正陆终的后裔。他来朝见,为了辅佐文王。文王初见鬻子年巳九十,文王曰:“嘻,老矣!”想不到鬻子却曰:“若使臣捕虎逐麋,则臣已老矣。使臣坐策国事,则臣年尚少。”文王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立他为坐策国事的国师。他通晓法术,是当时的大巫师,是文王施行祭祀时高举火种的火师,更是杰出的道家祖师。他著有《鬻子》一书,这是一本极有历史价值的治国理政思想的大书,他为周文王周武王立国建立了丰功伟绩。
熊绎
到了周成王时,鬻熊有个曾孙叫芈熊绎,他熟读《鬻子》一书,并施行了“筚路蓝缕,以事天子”的发展策略,因此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周成王的赞许,他勇敢带兵,帮助周攻打天下,并连连获取胜利,使周的疆域不断扩大,直抵东夷(今江浙一带),公元前年,芈熊绎因战功卓绝被周成王分封子男之田于楚蛮。所谓楚蛮即丹阳之所都。《辞海》说,丹阳在今秭归东南,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即此。《湖北建制沿革》也指出,丹阳古城在秭归大江之南,后徙江北。因熊绛建立楚国,楚人首尊熊绎为楚子。屈原称其名“帝高阳”,称自己和怀王是熊绎的子孙“苗裔”。
史书记载楚人建国早期迁徙了三个地方:公元前年一前年,熊绎的子孙在秭归归州丹阳(今湖北兴山高阳镇),立都52年。芈熊通是第一任王。前年一前年,江陵丹阳称纪郢(今江陵纪南),共立都年,二任王芈熊赀为其首任。屈原所谓“吴光争国”灭纪郢,昭王西逃沮漳,二也。前年一前年,湖北当阳草埠湖镇西南丹阳楚城,共立都年,又称沮中郢都、郢中,三也。
湖北当阳市草埠湖镇楚城村。摄影:周新仕
第二,当阳季家湖楚城是青年屈原的成就之地屈原,公元前一前年,出生于湖北秭归乐平里落脚坪。由于他于庚寅年(年)降生,与楚怀王同庚同岁,4岁时被招人郢都楚宫,从此来到我当阳草埠湖镇楚城,为四岁登基为王的楚怀王管理生活,陪他游玩和读书。以后楚宫又赋予他重要的“修能”职责,以奉承于内,直谏楚怀王。从此开始了他在当阳草埠湖楚城最壮丽的人生。
他13岁撰写《橘颂》,赞颂怀王“有正统圣人之道”,幼志与怀王志同道合。愿岁并谢,相与长友,而成为楚怀王的老师。
他19岁受怀王派遣,两次出使齐国。
30岁左右在楚宫撰写教科书(天问》,就这样,屈原在金碧辉煌的季家湖楚王城宫中,建立了自己的“屈学”:
第一次提出中国的“国家”概念,主张豪杰执政。
第一次绘出“国家”东起扶桑、西至昆仑、北起流沙、南抵南海的华夏大舆地图。
第一次编写出夏商周历史人物年表(16位明君、5位昏君)。
第一次立法“墨绳”提出以法治国,最早提出中国人“民生、民艰、民乐”的“三民”核心价值观。
第一次总结并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历史经验教训与忠告!:第一次提出“天地人”三合的自然哲学观。
屈原
前年,秦王北游戎地至河上,秦惠文王赢驷以送给楚怀王“秦王卑命”钟的形式,请求与楚国“连横破合纵”。赢驷的夫人是楚怀王的姑姊芈月,赢驷死后,34岁的楚怀王不知内情地受到姑姊芈月的影响,加上楚都宫城内一帮势利小人的唆使,执意打算前往秦国。屈原知道后,竭力劝止而不听。屈原劝阻“秦,虎狼之国,不可赴”的奏章,就是在我当阳草埠季家湖楚王城对楚怀王的最后忠告。最终楚怀王不听屈原苦谏,仍然任性地于前年,北渡汉水过武关赴秦谈判,终被秦国扣押而不能归,即所谓“有鸟来集汉北”。
前年屈原撰《招魂》,招怀王经湖北口归楚。
前年,36岁的怀王客死于秦,屈原撰《大招》,说他英年早逝,并以怀王美政田邑楚国疆土大禹为国招之,以怀王天德照明诸侯努力招之。秦归还怀王遗体于楚后,楚人如悲亲戚。屈原在《大招》中点名楚怀王年36过世。时间在顷襄王3年。
在给楚怀王送葬前夕,屈原满怀悲伤,不等天明就起身前往沮漳二水之间的麦城朝阳山,采取楚地特有的木兰花,扎成花环,放在灵柩上,为怀王送行。屈原护送怀王葬枝江百里洲巫回台,傍晚再采摘百里洲经冬不死的水莽香草植于墓冢。就在这送行的路上,开始了他千古名篇《离骚》的撰写。
前年,郢中楚城立顷襄为王时,屈原为改朝换代,为国家的皇舆版图的功业和失败感到强烈不安,在他的心中,怀王去逝,大势不可挽回,楚国都城再不可久留。屈原以“迁臣”的身份离别当阳草埠湖楚城,回归封地湖南汨罗,心境平和:一以潇湘祭湖南先祖,一以潇湘祭故主怀王。在湖南罗国,几于不忘初心,重新整理25篇在当阳楚城所撰写的著作。屈原学说的伟大思想尽在其著作中,光芒勃发。
前年至前年,屈原在湖南20年。屈原回忆“过夏首而西浮”后,再也末回沮漳(当阳)楚城。
季家湖楚城。摄影:周新仕
前年白起拔郢(今当阳季家湖楚城),次年攻湖南巫水流域,屈原于前年为楚国大失所望后,怀沙自沉于汩罗。所谓年“不扶壮”,既老不衰也,得年五十六岁。
凡此种种,屈原是当阳锃亮的文化符号!
说到屈原,想到季家湖楚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远去的楚国,是我们当阳人为之骄傲的文化遗产,愿我们组织起来的一代当阳文化学者,为楚文化的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年5月12曰
作者:文光福
作者简介:文光福,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影视协会会员,原当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文光福小戏小品创作获奖作品集》,舞台文学《洁白的芦花》专集和《当阳民俗风情》专集等书籍。另有诗词、散文、民间故事等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和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