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154120.html每个人心中,想必都有几首号称天花板级的古诗文。那么,你喜欢的古诗文都会背诵?大学时,古文老师提出全文背诵《离骚》者期末可加学分20分。当然有同学为了这20分真的去老师那背了《离骚》。但至今我也没把《离骚》背下来,不仅仅是生僻字词过多,而是总感觉和屈原的贵族式愤懑隔得有点远。对赋这种浮夸华丽的文体没有太多好感。我想,也可能是那20分学分对我缺乏吸引力。给我们上《大学》的老师,整整一学期只讲一篇《大学》。当然老师是借《大学》给我们普及丰富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他说以前念中文系的学生都很苦的,要求看原典,背原典,学生们也很刻苦。但他没要求我们全文背诵《大学》,只是鼓励我们多读,多用心去感受。而老师阐释得细致又有趣。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古代君子对自己要求很高,真正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现在这几句还深深刻在脑海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古诗文的魅力不在于辞藻华丽或故事的趣味性,其实在于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所以说,喜欢和背诵是两回事。今天,就来分享我喜欢的、也基本能背诵的8首古诗文名篇吧!看看你能背诵到第几首?1、《桃花源记》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理想中的宜居环境。穿过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就到了桃花源的入口处。这里既是清澈河流的源头所在,也是桃花源村庄的入口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光线来自祥和宁静的世外福地,召唤着武陵捕鱼人继续向前探寻。“阡陌交错,鸡犬相闻”。理想中的田家风景铺展开来!我们跟随武陵人的脚步探秘了世外古老部落,每一处风景都历历在目,而最让我们羡慕的是世外之人“不知魏晋”的潇洒与自在。2、《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因这首诗被铭刻在唐代诗人名单之中。闻一多称这首诗为“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独立春天的江畔,借眼前之景,与想象中的思妇进行对谈,一起叩问无限宇宙和人类未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可以独立成诗篇,但放在这首诗中,缺了任何一个意象都是遗憾。所以,缺一不可!、《赤壁赋》沐浴在月光下,与朋友泛舟碧波荡漾之间。光影交错之间,感慨天地宽广,接受自己的渺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东坡式的浪漫在这篇长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囿于个人狭小圈子和有限经历,始终奔赴热爱的山川湖海。日子再难熬,也要寻找快乐,把寻常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蓑烟雨,逍遥平生。4、《滕王阁序》王勃带我们领略滕王阁初秋时节的美景,时而寂寥,时而伤感。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对秋天澄明之境的刻画,出神入化。比如那句描写秋景的佳句,令人心旷神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英年早逝的王勃,其文学才华展露无遗,气势和文采都势不可挡。而他对自己命运的预感,一语成谶。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5、《长恨歌》白居易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用诗人的敏锐还原了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悲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我总试图跟随白居易的探索,从李唐爱情悲剧中读取更多的密码,但是好像一切都是徒劳。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帝王爱情的高不可攀与痴男怨女的缠绵悱恻彼此交融。呈现了更为可读性的故事,层次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为具体,情感更为饱满!6、《琵琶行》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状描写,富有层次感。融听觉视觉触觉于一体,细腻而生动,把音乐与听者情意相通的感觉阐述得离尽致,仿佛身临其境,让人感慨音乐艺术的动人魅力!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7、《蜀道难》蜀地高俊险恶的山岚被揭开神秘面纱,第一次以文学形象住进人们的脑海。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我也会感到奇怪,其实剑阁也不见得有多么独特,但在诗仙李白的描述却中独具个性。我想这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充沛情感和独特个性倾注在了蜀山之中,经过应用艺术夸张手法,抽象为具体的文学形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8、《将进酒》李白和陶渊明都很爱喝酒,也常常以酒入诗。于是陶渊明有《饮酒》组诗传世,李白的写酒名篇以《月下独酌》和《将进酒》为代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常常漫游四方,带着自己的诗和酒。他看似一无所有,却又无人取代。在《将进酒》中,我们也仿佛跟随李白感受“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的无路可走的无奈。又在“酒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中学会释怀,坦然接受人生的考验。最后,任情致荡漾,借美酒洗涤了心中的烦忧。沉醉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洒脱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