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月之际,清远“云上家书月”正式开启,与大家见面的第一封家书,是民国时期的一位父亲写给爱子璋儿的信笺。这也是“习之堂儒学馆”藏品之一。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习之堂儒学馆”的创办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春健老师和一名清远学子,关于家书的故事。
??
“好意外,也特别感动,没想到一名中山大学的教授,会那么认真地对待我这个中学生的请求。”
一个阳光晴好的上午,阿泽踩着单车来到江心岛,完成了一场因为疫情几次搁浅的约定——以亲笔写下的家书,交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春健手书的书法作品《琵琶行》。
阳光下,少年笑得灿烂而澄澈。
阿泽
背后是一则温暖的故事:
周春健老师受邀到清远市第二中学讲解主题为《百年家书》的公益课程,互动环节,在同学的怂恿下,正在背诵《琵琶行》的阿泽问老师,是否可以写一篇《琵琶行》送给自己。
“可以啊,不过你也要答应我,给家人手写一封家书”,周春健作答。去年,周春健老师为清远市第二中学的学子带来了一场定制版的《见字如面》——《平正典雅:从百年家书看中国传统家庭伦常》主题讲座,探讨传统家书的现代意义。“其实我当时有点‘口嗨’,没有想过周老师真的会写,更没想到不是节选,而是全篇。”拿到4页精心抄录的行楷《琵琶行》,阿泽有些激动。周春健解释自己的初衷:是听到有学子对古代文学名篇表示出雅好的欣慰和嘉许,也是希望藉由这种方式,鼓励少年用家书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一次情感的诉说。因为不知道提问学生的名字,在落款题跋时,他以“俊朗男生”称之,那也是他对于阿泽的印象。周春健为阿泽抄录的行楷《琵琶行》彼时,周春健没有想到,这份善念还会有些额外的收获:一个少年因为心愿被认真对待,决心要认真写一封家书,而在这过程中,他一遍遍回想自己和母亲之间的那些小事,更加读懂那些不曾出口的爱与期待,更加读懂母亲的要强与坚韧,更加理解了母亲当初的选择,心里对她生出更多的认同和钦佩。“我作文写得不好,这是我写的第一封家书,改了5遍,其实最后也还不满意,但是,写着写着,我忽然懂了,妈妈有多爱我。”阿泽感慨。阿泽的家书小学开始,阿泽跟着父亲生活,母亲在他成长里出现时间是有限的,但母亲的爱流淌在很多的细节里。他说馋了,妈妈很快会亲手煲他最爱喝的汤送去学校;他说没有洗洁精了,妈妈送过来的时候,总是会带一大袋子零食;英语总学不好,从小喜欢看动漫的他提出改学日语,父亲不太理解,转向母亲求助,妈妈第二天就带他去交了补习班的元学费。“她总是任我予取予求,从来不让我为难。但我知道,她其实工作很辛苦、工资很低,她自己连贵点的盒饭都舍不得吃。每个月就那么点钱,可是她还存钱,在我学校附近买了房子。”提起这些,阿泽的声音低了下去。“妈妈跟外婆一样,一直那么勤劳,但我总盼着她对自己好一点,不要那么辛苦。”阿泽还记得,家书的初稿,是在一个深夜写的。当时,他做完作业,和温习功课的同学就着一盏台灯,一不小心就写到了凌晨2点——字数并不多,只是写的时候,他许多次停下笔,脑海里浮现起母亲的点点滴滴……17岁的阿泽,爱笑、阳光、乐观,有着少年的稚气跳脱和意气风发,依然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和同龄人一样,有点爱玩,但也会在考试成绩下滑时默默和自己较劲,学得更努力一些,在看到分数和排名又提上去时,心中偷偷地欢喜。“我并不愿意他们为了我就要勉强自己,将就自己的人生,我只是希望他们幸福。”这是阿泽一直没有对父母说出口的心里话。他也想很认真地告诉周春健老师,谢谢他的善意和认真,以后,也许自己会很多次想起这段往事,想起那个瞬间的惊喜和感动。“我没有老师那么厉害,达不到他那样的成就,但也想努力做一个认真的人,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跟阿泽有缘,祝福他学习进步,一切安好!中大哲学系文理兼收,期待在康乐园再续师生缘。”在将《琵琶行》手书托给一默书房转交的时候,周春健也送出了一段寄语。阿泽说,以自己的成绩,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他或许没办法成为中大的学生,但未来还有很漫长的路,他知道,自己会继续做阳光而努力的自己,也会一直笃信,善良和认真的意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多少个普通家庭,用书信讲述着平凡而动人的故事,这故事里有我,也有你。
“习之堂”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春健首创家庭式私人博物馆,收藏学人手稿余种,并精选清代以来具有教化意义的家书百余封,编纂成书,展现百余年来国人在家庭建设方面的思考。
“家书抵万金”,“有竹报平安”,跨越百年沧桑,愿每一份深情都不被岁月辜负。
广东清远岭南书院丨为己之学学以成人
点击名片阅读更多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