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ldquo背了就忘rdqu

“背了就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灾区。如果说在小学低年级,需要记忆的内容尚少,那靠着考前突击还能过得去;等到中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难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个时候再想靠考试前“一气呵成”那就太不现实了。

一句话表达的含义,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分析;同样,背诵必须结合内容的理解,知识点的梳理,以及相关的习题巩固,才能真正达到记忆和考试的要求。

01

古诗文:叠加背诵法

古诗文的背诵是所有背诵里要求最严的,一字一词都不能出错。写英语作文遇到单词不会写,还能换个意思相近的凑合着;可要是古诗文记错了一处,那可就要发明历史了。

对于古诗文,传统的记忆方法往往是“死记硬背”。这样且不说是否有效,即使勉强背了下来,往往也难以帮助学生理解背诵内容,更不用说开发思维了。

这里推荐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称之为“叠加背诵法”。

1

第一步:标注

在老师和教辅的帮助下,对整篇古诗文进行生字(包括通假字)注音,并对不懂的词语进行释义和标注。在对全文词句认清和理解之前,不要开始背诵,否则即使背下来也是囫囵吞枣,毫无用处。

这里插一句,笔者在高一期间曾经尝试背诵《离骚》全文(不止高中课本的选段,而是整篇),仅注音就标注了一个晚上。这倒不是笔者太笨,而是战国时候的古汉语和后来的古文差异太大,生字太多。感兴趣的家长欢迎自行考证。

2

第二步:熟读

熟读不仅是背诵前对文字的预热,更是对文章脉络的梳理,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按照什么线索进行,哪一部分是重点。带着这样的印象去背诵,必然事半功倍。

熟读的标准是“读到熟练”。如果读的过程中出现卡壳,吃力,读不通顺的现象,停下来从头读,一直到能通读一篇文章的程度为止。

3

第三步:逐句记忆

背会第一句后先放在一边,等到背完第二句,把第一句与第二句一起背诵;都背会后,再把第三句加上,以此类推。背完一段话后,再进行段落叠加。

以《木兰辞》为例

由于该诗较长,逐句叠加明显比较繁琐。可以按照故事脉络,把故事分为“备战”“征战”“回乡”:

从开始到“燕山胡骑鸣啾啾”,为“备战”一段;

从“万里赴戎机”到“送儿还故乡”,为“征战”一段;

从“爷娘闻女来”到结尾,为“回乡”一段。

这样,脉络分明,在背诵每段时逐句叠加。先把前两段各自背完,再叠加到一起背诵;都背完后,再把第三段加上。这样才能避免顾此失彼,背了新的忘了旧的。

02

知识点:脉络背诵法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的学习,往往并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记忆与默写。因此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需要做到的是背诵重要知识点,以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关于知识点的背诵,由于课本篇幅较长,很容易出现记忆混淆。因此建议“脉络背诵法”,即先理清课本内容的脉络,把每一章,每一节的标题按照规律排列出来。在记忆的时候,先背标题,再背各自的知识要点。这样,即使某一章节的知识点忘记了,也可以依照脉络推断出来。

以历史学科为例

在背诵时,可以先以时间为脉络,把重要事件都列在一张纸上;在每个重大事件旁白留好足够的空白,以记录其涉及人物,内容,以及意义。这样的记忆方式,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减轻了直接背课本的负担,同时也利于学生图表思维的训练。

03

英语:多做题

对于英语学习,最大的困难不是学不会,是学得快忘得更快!

原因很简单,古诗文朗朗上口,政史地都是大白话,平时和同学侃大山,和家人显摆的时候随口来上几句,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就算生活中用不到原句,可构成句子的词汇却随处能用到。所以即使忘记了,翻开书再看两眼,也能复述个八九不离十。

英语不一样。除了留学生,还有自己爸妈是英语老师的,谁闲着没事在生活里拽英文?生活中用不到,分给英语的学习时间又有限,可不就是“学得快忘得更快”了嘛。

某些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会拿“多看美剧”作为学习的方法。且不说美剧的价值观,词汇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否合适,就算合适,美剧说话多快啊,《小马宝莉》这样的儿童动画都比课本的音频快至少一倍,更何况《权力的游戏》这样的当红美剧?这种情况下,你让低年级学生怎么跟得上?就算跟得上,别忘了美剧没有“普通话推广”的概念,口音那是随口就来。到时候学生把标准口音混淆了,考试听力过不去,想哭都找不到地方。

因此,英语的背诵,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做题。在做题中巩固知识,在做题中强化记忆,在做题中练习听力与语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背诵与考试结合,记住知识,获得成绩。

收获成长,拥抱未来

年9月18日—10月25日

淮北·优学

考试没考好,来优学辅导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68.html